外剥内扎高位悬吊术治疗混合痔155例
西安临潼骊山肛肠门诊部
(710600)张宏 安书玲
指导老师:安书卷
摘要:为解除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肛缘水肿,粘膜外翻等常见病发症,近年来采用外剥内扎高位悬吊术治疗混合痔155例,术后愈合时间15—23天,平均19天。无一例肛门狭窄,肛缘水肿,粘膜外翻等并发症。结果表明该术式能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具有创伤小,创面少,疼痛轻,治疗时间短,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混合痔 手术 临床观察
临床资料:
本组男89例,女66例,年龄20—68岁,平均41岁,病程3—38年,其中结缔组织外痔85例,静脉曲张外痔70例,内痔部分均为Ⅱ,Ⅲ期内痔,其中嵌顿66例,出血20例脱出不能还纳69例。
手术方法:
骶管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左侧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按摩肛周使之松驰,扩肛至肛门可容4指为度,碘伏棉球反复消毒肛管直肠仔细观察痔核部位数目和齿线上下的关系,设计选择好切口部位及数量,视3,7,11点方位母痔区或痔核突出较大者,组织钳钳夹内痔部分提起,在外痔最外缘呈倒“V”型切开至齿线上内痔处变小切口,潜行剥离痔体静脉丛或结缔组织至齿线上0.5至1.0㎝处。大弯血管钳夹内痔痔核基底部,用大圆针10号丝线在血管钳下内痔近心端贯穿缝扎剪除钳上多余痔核组织,,再用10号丝线贯穿齿线上创面基底部向上牵拉离位半荷包缝扎悬吊固定,使肛垫上提定位,结扎各出血点,修整创面。同法处理其余痔核,同时注意各部位缝扎悬吊点不在同一平面,缝合后肛管上创缘呈锯齿状。肛管较紧张者于肛门左侧或右侧行内括约肌下缘切断术松解。术毕创口周围皮下注射常效止痛剂(布比卡因加亚甲蓝配伍),凡士林油沙填压肛内,塔型纱布加压包扎,丁字带固定。常规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流质饮食,术后保持大便稀软,减少伤口刺激术后首次排便用福松(聚乙二醇散)口服。伤口疼痛不能忍受时加服芬必得、曲马多口服。便后中药坐浴熏洗,常规换药至痊愈。
结果:155例全部治愈,8—12天痔核全部脱落/萎缩。创面愈合时间15—23天,平均19天。术后肛门外观平整,无肛管肛门狭窄,肛缘水肿,粘膜外翻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1.5年未见复发。
讨论:
外剥内扎术是治疗混合痔的经典术式。常适用于单纯混合痔,但对环状混合痔及嵌顿的混合痔多不理想,缺点是创面大,愈合时间长。外痔切除不彻底,残留皮贅术后易发生水肿,剥离过多易损伤肛管皮肤和齿线上黏膜影响肛门功能。
“外剥内扎高位悬吊术”是结合肛管衬垫滑动学说和肛管齿线的生理功能而设计的一种新术式。倒“V”型切口极大限度地保存了齿线上下区域皮肤和黏膜,既剥离了外痔痔体组织,还有效的防止了肛缘水肿及皮贅残留;齿线上半荷包高位缝扎悬吊既阻断了痔核的血液供应减少了出血,通过线的异物刺激作用,还加强了黏膜与内括约肌粘连固定,使肛垫重新复位,保持了肛管的完整性,避免了术后肛门下坠黏膜外翻等后遗症;手术过程中切除的黏膜组织少,创面损伤小,最大限度保留Treitz肌,对肛管皮肤和黏膜的修复固定提供了良好的生理环境;缝扎悬吊后,对齿线以上的粘膜切口有效地封闭,减少粘膜撕裂损伤过深,切口开放有利于肛管压力减低,引流通畅,加快创面修复。综上所述,此术式创伤小,创面少,疼痛轻,治疗时间短,临床效果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