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A
A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会继教发[2018]11号
关于举办肛肠疾病中西医诊疗学习班的通知

各肛肠专家、同仁: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主办,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马应龙肛肠诊疗技术研究院承办的“肛肠疾病中西医诊疗学习班”定于2018年7月19日-23日在北京四季御园大酒店举办。欢迎来京学习交流。
本次学习班特色是邀请30多名全国知名肛肠专家集中授课,讲授多种常见疑难肛肠病的诊断治疗及新进展,除了老师面对面授课,还安排了手术视频讲解。
本次培训班招收对象:
1、有需要深造提升诊疗水平的全国肛肠专科人才;
2、马应龙肛肠诊疗中心及对口支援单位、医联体肛肠科医生。
学习班结束后,授予学员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I类学分10分,并为学员颁发培训证书。
授课老师:
授课老师: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陈珞珈会长3、田振国会长4、韩宝秘书长5、张燕生主任医师6、李国栋主任医师7、王晏美主任医师8、于永铎主任医师9、贾小强主任医师10、刘仍海主任医师11、李华山主任医师12、赵宝明主任医师13、张书信主任医师14、韩平主任医师15、李恒爽主任医师16、刘佃温主任医师17、贾山主任医师18、罗成华主任医师19、任毅主任医师20、王振彪主任医师21、赵新生主任医师22、曹传平主任医师23、赵兴明副主任医师24、贾海霞科主任25、张东科主任26、刘芳科主任27、李倩蕾科主任28、陈文平主任医师29、周璐博士30、专场手术视频播放: 视频内容:中医肛肠五项技术、消痔灵注射治疗痔疮、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脱垂主讲老师:韩宝、田振国、张燕生、李国栋、赵宝明等。

具体安排
1.时间安排:本次培训时间为5天,2018年7月19日~23日,7月19日(周四)全天报到,23日(周一晚上)培训班结束返程。
  2.报到地点:北京四季御园大酒店
 

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医工作室
 
结肠黑变病1例临床报道
发布时间:2007-7-6 作者:孟凡良 来源:

 

结肠黑变病1例临床报道

 

铁道部峨眉痔瘘专科医院成都门诊(610031)  孟凡良 

 

 

摘要:对治疗结肠黑变病一例的病因及防治,结合文献作总结分析。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 治疗 预防

 结肠黑变病(MC)从发现至今已有170余年,这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肠病。以前国外报道较多,国内肠镜检出率约为2%,老年便秘服用泻药者中结肠黑变病的检出率高达44.4%。 

MC最先于1857年Virchow将其命名并沿用至今,MC是指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吞噬黑褐色素颗粒。除结肠外,尚可累及肝、淋巴结、十二指肠及胆囊等,多有便秘和服用泻剂史,其他自觉症状如腹泻、腹不适多见。虽属非炎症性良性病变,且少见,但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结合病理活检,现发现MC1例,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李某某 ,女,19岁,学生,四川成都人.因呕吐、腹痛、腹泻十天,经对症治疗仍无缓解来门诊就诊。追问病史,半年来因觉肥胖,用导泻中药肠清茶口服近5个月,近半月自感头晕、乏力、进食即呕吐、腹痛、腹泻10余天、加重5天。有便秘史5年,平时口服果导、上清丸、三黄片等治疗,查体腹肌软,全腹部压痛、无反跳痛,以脐周及左下腹部为最重,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体重由原来60kg减为43kg。。停药后症状仍无缓解,无法进食,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电子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直肠见黑色素沉着,呈网纹状改变,未见糜烂溃疡出血及新生物,病理诊断:乙状结肠黏膜轻度慢性炎症,固有层内一些胞浆内含有棕色色素的组织细胞散在分布,结合临床表现,可符合结肠黑变病”。通过禁食,支持疗法及给调节植物神经药物,治疗半月后回家继续服药及少吃多攴,调整饮食包括多食粗粮、蔬菜及多饮水以促排便,口服渗透性轻泻药聚乙二醇(PEG)及胃肠动力药莫沙比利等对症治疗处理,二个月后肠镜复查正常,体重恢复至51kg。

2 讨论

2.1、据文献报道,本病好发于50~70岁老人,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番泻叶、蓖麻、大黄苏打片、牛黄解毒片等),但随着年轻人爱美,也长期服用此类药物,近段时期,多有文献及报刊报导,发现,在接受检查的20-40岁女性患者中,出现MC的病例快速增多。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许多病变与这些女士一味追求美丽有直接关系。MC是以结肠粘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疾病。正常情况下结肠黏膜呈桔红色,病变时结肠粘膜为棕褐色或黑褐色,色素呈颗粒状、网条状或虎皮花斑样分布于结肠粘膜上。临床表现可有腹部不适或疼痛、倦怠、便秘或慢性腹泻。腹泻严重者,由于钾的丢失,导致以低钾为主的电解质紊乱。经询问,这些患者无一例外都服用过减肥或养颜类药物。这些药物中所含的大黄成分蒽醌类泻药是结肠黑变病的罪魁祸首。因此提醒爱美者,减肥应以合理膳食、适度运动为主,药物治疗时应留心其毒副作用。本病主要见于长期服蒽醌类轻泻药(如美鼠李皮、番泻叶、芦荟、大黄苏打等)的患有习惯性便秘的病人,少数人长期服用含有蒽醌轻泻成分的利胆药或减肥药也可发生本病。本病病变一般在服含蒽醌的轻泻剂后4~13个月出现,停药后5~11个月消退。病理检查可见黏膜固有膜有大量含脂褐素的巨噬细胞。

  总之,MC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疾病。分析MC的病因、临床表现、结肠镜下表现、病理,有助于了解MC。目前认为MC的发生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机制有关。MC的致病因素除了与服用蒽醌类泻剂有关外,还可能与便秘本身、结肠癌、结肠腺瘤及溃疡性结肠炎有关。对予便秘以大量饮水、多食蔬菜、定时排便、增加运动量等处理,可以有效治疗可逆转黑变病的程度。

2.2、MC过去是一种少见病,国外多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特别是电子肠镜的广泛应用,使国内报道逐渐增多。发病原因,多以脂肪及蛋白质摄入增加、纤维素摄入减少导致排粪困难,以及滥用蒽醌类导泻剂是引起本病的可能原因。病理表现为在结肠的正常粘膜上散在地出现色素沉着,呈条纹状或虎纹状,肠道粘膜呈棕色、暗灰色或黑色,合并有息肉者呈粉红色或白色,固有层内有大量含黑色素的巨噬细胞伴慢性充血水肿,严重者色素颗粒可存在于细胞外,含有色素的巨噬细胞也可存在于黏膜下或肠系膜的淋巴结内。组织病理学检查特征改变为固有层内有大量含色素颗粒单核吞噬细胞沉积,还可见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很少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层正常。临床表现上主要有便秘、血便、慢性腹泻、食欲欠佳、腹胀、下腹部隐痛等症状,但这都不具有特异性,腹部查体一般无阳性体征,但极少数可发生并发症者可有相应的腹部体征。长期腹泻者都有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少数发生水肿性结肠狭窄。治疗对于只有黑变没有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的病例,先予以停泻剂,增加运动量,调整饮食包括多食粗粮、蔬菜及多饮水以促排便,必要时再予以渗透性轻泻剂聚乙二醇与胃肠动力药。本症是一种可逆性疾病,如果阻断蒽类泻剂的滥用及其它致黑变病的因素这一环节,大量脂褐素经溶酶体酶消化、分解,有可能使黑变病逐步减少甚至消失。予后,对不同部位的黑变病能否恶变,各家看法不一,发生在肠黏膜的黑变病,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良性可逆性损害,但可与结肠癌并存,并存率为55%,故对此类患者应警惕并存结肠癌的可能,须反复行结肠镜检查。

参  考  文  献

[1] 喻德洪.现代肛肠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572-575.

[2] 黄乃健.中国肛肠学. 山东:科技出版社, 1996.1571-1573.

[3] 李雨农,喻德洪,王赞尧. 中华肛肠病学,重庆:科技出版社重庆分社 1990.565.

[4] 纪小龙,朱成,李向红.结肠黑变病的病理探讨,中华消化杂志,1994,14〔1〕:38-39. 

[5] 孟荣贵, 喻德洪.结、直肠黑变病的病因探讨,  肿瘤防治研究, 1991,18〔4〕:217. 

[6] 刘久法.  消化道内镜问答.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260.

[7] 江绍基.  临床胃肠病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547. 

[8] 孟荣贵, 喻德洪, 赵慧娟. 结、直肠黑变病的临床及形态学研究(附20例分析),  中华消化杂志,  1989,9(4):220.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By www.gcxh.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