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苦参汤周期性外治亚急性和慢性肛门湿疹的临床观察
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医院肛肠科(四川 都江堰 611830) 代述东
指导老师: 贺 平 黄德铨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汤周期性外治亚急性和慢性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亚急性和慢性肛门湿疹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试验组40例,对照组39例。试验组采用复方苦参汤熏洗肛门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三九皮炎平肛门局部外涂患部,并根据皮肤生长周期规律用药4月。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主要症状消失率及复发率。结果:复方苦参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达92.5%,优于对照组(53.85%);主要症状治疗4月后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痊愈和显效病人6月随访中,治疗组2例复发,而对照组5例复发,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汤周期熏洗法治疗亚急性和慢性肛门湿疹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的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复方苦参汤 外治 周期性 亚急性及慢性肛门湿疹 临床观察
肛门湿疹是临床上肛肠病中一种常见而多发的皮肤非感染性疾病,约占肛门疾病的1/10左右[1]。属于全身湿疹的特殊部位的一种。本病虽无性命之忧,但是所致瘙痒、皮损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且较易复发,治疗较为困难,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在临床诊治工作中,我们认为亚急性和慢性肛门湿疹不仅因“风、湿、热”,而“血瘀”也是一个重要的病理因素,因而总结出了亚急性及慢性肛门湿疹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瘀阻,血虚风燥,治疗上采用“湿、热、风、瘀”着手,采用具有“清热燥湿、活血凉血、祛风止痒”功能的复方苦参汤熏洗,并根据皮肤生长规律周期性药物来治疗亚急性和慢性肛门湿疹,疗效显著确切,复发率低,副作用少。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依照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诊断标准[2],选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2006年3月~2006年9月门诊病人86例。过去两个月内未使用其它药物治疗,试验期间不用其他未经医生同意的药物。病例排除标准为: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未按规定用药或未来复诊或不接受跟踪调查,无法判定疗效者。
1.2 病人一般资料
本试验所选择的86例病人,根据SPSS11.5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实验中两组共有7例脱落,其中治疗组3例,对照组4例。实际列入疗效分析的共79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病人在课题实验中均有良好的依从性。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的具体资料见表一。
表一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 ±s )
Tb 1 The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 |
例数
(例) |
性别 |
年龄
(岁) |
病程
(年) |
合并肛肠其
它常见疾病
(例) |
男 |
女 |
治疗组 |
40 |
17 |
23 |
37.38±1.84 |
3.24±3.76 |
22 |
对照组 |
39 |
19 |
20 |
40.54±1.86 |
3.15±2.97 |
26 |
P |
|
0.579 |
0.230 |
0.644 |
0.361 |
治疗组与对照组无论在年龄、性别、病程、还是合并疾病上经统计学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药物准备
2.1.1复方苦参汤制剂:药物组成由苦参30g 黄柏15g 野菊花15g银花藤15g 蛇床子15g 地肤子15g 川椒10g 牡丹皮12g 丹参12g 苍术10g 防风10g 白鲜皮20g。将上述药物用1500ml的水浸泡20分钟后,武火煮沸后,文火煎至药液剩至500ml,然后去渣装瓶备用。
2.1.2三九皮炎平 深圳三九南方制药厂(规格:20g/支)。
2.2治疗方法
2.2.1 治疗组:每次取125ml将苦参汤制剂放入熏洗盆内加入沸水1000~1500ml,患者坐于盆上,先趁热熏蒸肛门10min,待药液不烫时坐入其内浸渍15~20min,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坐浴完毕后,擦拭干净。首次用药1周,然后停药2周。以后每用药4天后停药2周。持续4个月。
2.2.2对照组:便后肛门清洗后用三九皮炎平软膏外涂肛门患部。
2.2.3 合并有痔、肛裂、肛瘘的患者有手术指征的均先行手术治疗后再进行上述治疗。
3 观察指标
3.1 瘙痒(由患者自评)
0分一—无瘙痒
2分一一轻度(轻度偶瘙痒,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不需用药)
4分一一中度(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需用药)
6分一一重度(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
3.2 肛门湿润(由患者自评)
0分—无湿润感
2分—轻度(偶有湿润感)
4分—中度(肛门浸渍感觉明显)
6分—重度(经常有肛门浸渍感觉,内裤污染)
4.3 皮损
3.3.1皮损形态
3.3.1.1 红斑或暗红斑
0分一无
2分一轻度(色淡红,高出皮肤不明显)
4分一中度(色暗红,稍高出皮肤)
6分一重度(色较鲜红,明显高出皮肤)
3.3.1.2丘疹或小水疱
0分一无
2分一轻度〔色微红,分布稀疏,无小水疱)
4分一中度(色淡红,分布略密,可见丘疱疹)
6分一重度〔色较红,分布较密,散见小水疱)
3.3.1.3鳞屑或痂屑
0分一无
2分一轻度(有少量细碎鳞屑)
4分一中度(较多白色细薄鳞屑)
6分一重度(较厚鳞屑或痂屑)
3.3.1.4肥厚及苔癣化
0分一无
2分一轻度(略有肥厚,苔癣化不明显)
4分一中度(皮损较肥厚,苔癣化)
6分一重度(皮损明显肥厚苔癣化,有放射壮皲裂)
3.4 皮损面积:肛门湿疹形态多以肛门为中心的圆形或椭圆形或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根据椭圆或圆的面积公式来大概算出湿疹的面积﹛椭圆面积公式S=π(圆周率)×a×b(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的长) ,圆的面积公式S=πr2(r为半径)﹜。以1cm2为一个记分单位。
3.5 疗效判定标准
计算公式为:
总积分=瘙痒程度分值+肛门潮湿程度分值+皮损形态分值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x100%
痊愈 皮损全部消退,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5%
显效 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95%>疗效指数≥70%
有效 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有好转,70%>疗效指数>50%
无效 皮损消退不明显,症状无明显好转,甚或加重,疗效指数<50%
3.6 安全性评价
记录患者每次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症状、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轻、中、重),药物相关性(无关、可能无关、可能有关、相关)及采取的措施及转归。同时,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记录实验室指标异常例数,并分析与药物的关系。
3.7 统计学分析 临床实验资料输入电脑,采用SPSS11.5软件做统计分析。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对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差异性显著性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3.8 为保障严谨性,所有的患者指标的观察和记录固定专职一人负责。
3.9 随访 所有病例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4.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Tab2 The comparison of tot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
效率 |
n |
% |
n |
% |
n |
% |
n |
% |
% |
治疗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