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益气润肠法预防肛肠病术后便秘113例
王 永 辽宁中医药大学(110033)
关键词 便秘;养阴益气;润肠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外科手术以非司空见惯,而手术后便秘已经成为困于临床一个难题,特别是肛肠科的一些患者,由于害怕排便时术区疼痛,有意识控制排便,导致肛门疾病术后有些患者出现便秘的症状,虽然经过服用番泻叶或果导等中西药后有所改善,但是药停后便秘依旧。甚至有些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可由暂时性的便秘转化为顽固性的慢性便秘,使治疗更为棘手。因此,肛门疾病术后便秘的早期预防治疗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课题。笔者观察以和血、行气、润燥之法预防肛门疾病术后便秘11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9月~2007年2月,观察病例113例。男61例,女52例,年龄20~70岁。其中肛瘘17例,痔84例,肛裂12例。
2 治疗方法
内服中药润燥通。药物组成:熟地30g、元参30g、火麻仁20g、升麻15g、牛乳250ml。煎服方法:上药前四味加水500ml,浸泡水煎取30Oml,将牛乳同调一碗日三次口服,每天1剂,7天为1疗程,连服2疗程判断疗效。加减:气虚者加黄芪30g,白术30g;血虚者加何首乌30g,当归15g;腹胀甚者加枳壳15g,厚朴15g;莱菔子30g胃气上逆,嗳气欲呕者加苏梗15g,炒麦芽20g。津亏者加瓜蒌仁30g。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有通便作用的药物。
3 治疗结果
治愈:1~2日1次自主大便, 排便通畅,短期无复发,72例;好转:每周排便3次,便质转润,排解欠畅,39例;无效:症状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98.23%。
4 讨论
便秘是外科临床常见病,多见于老年人,常由于胃肠消化功能失调所致。笔者认为阳气不足是老年人的病理特点。气血亏虚,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大便排出困难,阴血亏虚则津枯,不能下润大肠,而致大便干燥,排便不畅,甚至便结不通。年老体衰大便闭结,一般认为是大肠燥甚,实则是肺气燥,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而肾经之水仅足以自顾,不能旁流以润溪涧(大肠)而引起排便艰难。目前用于治疗便秘的中成药大多含有大黄、番泻叶等,泻下通便虽疗效确切,但均为治标之法,不能久服,否则易伤正气而加重病情。另外,应用泻下通便法病人往往停药后又复发。笔者用养阴益气,润肠通便法治疗效果显著。方中熟地苦甘而温,质润滋腻,能养五脏,化阴血,调肝气,养心血;本品滋润纯静,其性缓和,守而不走,能补肾生精,封填骨髓,为补肾生精之要药。元参清降润燥,质润而寒,寒而不峻,润而不腻,能清热养阴;本品禀赋阴寒,味苦则泄,成能软坚,清上彻下,能清肺金、降火邪、滋肾阴、通血脉。上两味重用为君药。火麻仁为滋养润肠通便之良品,老人便秘常用,其体滑滋润,为养阴润肠常用之品,尤以润肠燥、通肠道,滑大肠,养阴血较为擅长,其味甘而滋润,兼能补中气、益血源,滋阴养血补虚,少用为佐使。升麻气性主升,善提清气,升阳气,清气在下者能升之,阳气下陷者能举之,为升阳举陷之要药,为臣使之品。牛乳性甜平,归心肺,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治疗体虚便秘则良。诸药合用滋阴补肾,益气升清,润肠通便。应用本方治疗阴亏气虚,肠燥津枯之大便秘结,一般服用一剂大便可通.二剂必通,可缓大便闭结之急。此方之妙,全在不润大肠而补肾,尤妙不止补肾而且补肺,更妙不止补肺而且升肺。盖大肠居于下流,最难独治,必须从肾经以润之,从肺经以清之。气既下行,沉于海底,非用升提之法。启其上孔,则下孔自然流通。此下病治上之法,亦腑病治脏之法也。与一般通便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同,本方重在扶正固本,通便作用缓和并有较好的调整胃肠功能作用,能改善大便性质和缓解腹痛,对老年人便秘尤为适合,且远期疗效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