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汤加味治疗Ⅲ期混合痔术后便秘56例
蔡而玮1 游志华2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摘要:我院肛肠科通过对56例Ⅲ期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的治疗与观察,用增液汤加味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8.6%。结果表明增液汤加味能有效治疗Ⅲ期混合痔术后便秘,同时能有效缓解术后创缘疼痛、减少出血。
关键词:便秘;Ⅲ期混合痔;中医药疗法;增液汤;临床应用
便秘是混合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肛肠科应用增液汤加味治疗56例Ⅲ期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为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我科住院及门诊病人。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便秘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排便时间延长,二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
(2)、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倦乏力,胃纳减退等症。
(3)、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2.临床资料:112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9岁。详细情况见表1、表2。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
n |
年龄(岁) |
性 |
别 |
伴随症状(n) |
男 |
女 |
出血 疼痛 |
治疗组 |
56 |
37.47±11.05 |
35 |
21 |
52 47 |
对照组 |
56 |
37.73±10.51 |
32 |
24 |
49 49 |
注:数据经t检验和X2检验均P>0.1,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2 2组患者术前病情比较
组别 |
n |
痔 核 个 数 |
1 |
2 |
3 |
4 |
治疗组 |
56 |
11 |
22 |
14 |
9 |
对照组 |
56 |
8 |
24 |
16 |
8 |
合计 |
112 |
19 |
46 |
30 |
17 |
注:数据经χ2检验均P>0.1,2组患者术前情况具有可比性。
3.治疗方法:
3.1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
3.2 术前准备:肛周备皮,两支开塞露纳肛,清洁肠道。
3.3 手术方式:患者取侧卧位,以1:20碘伏肛周皮肤消毒,以2%利多卡因5ml+0.75%布比卡因5ml+灭菌注射用水15ml混合液25ml行局部浸润麻醉。达效后以1:20碘伏消毒肛管皮肤及直肠末端黏膜,钳夹混合痔的外痔部分向外轻轻牵拉,暴露混合痔的内痔部分。另取中弯钳夹持内痔核,以带10号丝线大圆针于钳下内痔基底近端1/3处进针,贯穿结扎痔核近端1/3,松开中弯钳。以直钳夹平外痔基底至齿线处,于钳上剪除外痔至齿线后,10号丝线回形结扎。剪除结扎线上2/3痔核,松开直钳,术毕。以凡士林纱布、明胶海绵填塞创面,塔形纱布压迫,宽胶布加压固定。
3.4 两组患者术后当天均常规用止血芳酸(0.4 静脉滴注一天一次)防止术后出血,常规用头孢曲松钠(2.0 静脉滴注 一天一次)4天预防感染,每日便后以1/5000pp液坐浴15分钟后换药,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煎炸之品,避免过劳。
3.5 用法
治疗组:增液汤(由玄参15g、麦冬20g、生地15g组成),出血明显者加地榆、侧柏叶、鬼针草;大便干结者,加枳壳、瓜蒌仁;疼痛者,加乳香、白芷;上述中药水煎服,日一剂,均由我院煎药室代煎成两袋,每袋100ml,早晚各服一次,1周为一疗程,明确诊断当天开始服用。
对照组:麻仁丸6g,每日2次,明确诊断当天开始服用,疗程同治疗组。
治疗前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明确诊断,1周后复查。若治疗未满1周,临床症状消失,提前判定疗效。用药后第2、4、6天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肛缘疼痛、出血情况积分。
二、治疗效果
1.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便秘的疗效标准:
治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
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
未愈:症状无改善。
2.伴随症状评分标准
选定混合痔术后常见的症状,如肛缘疼痛、出血情况作为观察指标。为更准确判定临床疗效,将主要症状根据轻重进行量化,以评定分值,然后根据前后分值进行统计,判断疗效。结合197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会议制定的标准及临床实际情况,将各项指标量化如下:
(1).肛门疼痛:
0分:无此症状;
1分:疼痛/不适能够忍受不需口服止痛药;
2分:疼痛/不适不能忍受需口服止痛药;
3分:疼痛/不适不能忍受需肌肉注射止痛药。
(2).出血
0分:无出血;
1分:便纸染血;
2分:便时滴血<10滴;
3分:便时滴血>10滴。
2.治疗结果:
表3 2组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未愈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56 46 9 1 98.2%
对照组: 56 34 19 3 94.6% |
注:经X2检验,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4 用药第2、4、6天两组患者在疼痛积分上的分布情况
|